是时候了,让石头开花,让心跳动,让时间成为时间……12月17日下午,“爱与悲悯 步履不停《我的弗兰茨》朗诵暨签售会”在江北新华书店举行。海娆新著《我的弗兰茨》中白格夫人日记摘抄,正被九歌朗诵社的朗诵者深情诵读。咏梅、苏勤、大海、娟子、雨虹、飞燕等朗诵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让书中躺着的文字行走起来,飞翔起来。他们以“声动我心”的方式,演绎了海娆的作品,让现场读者感受到文字通过声音的二度创作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海娆是重庆籍旅德作家兼翻译,出生于江北区,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出版了长篇小说《远嫁》《台湾情人》《早安重庆》等,曾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国家翻译资助奖”,有作品被翻译成德语。她远嫁德国,从此在遥远的异乡掀开了人生新篇章。此次海娆携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我的弗兰茨》载誉归来,该书获第二届世界华文笔会影视文学奖,荣登2023年11月“探照灯好书榜”。
《我的弗兰茨》是一部德国版的伤痕文学,作品以两位重庆女性的生命历程为主体,勾勒出一段“弗兰茨”的家族秘史。作家海娆旅居德国,以第三人称视角深刻反思中国女性远嫁异国所遇到的重重困境,并以在地视野揭示战争对普遍个体的持久性创伤影响,传递着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
朗诵会上,海娆与自己的师长、同学、朋友们一起,回忆在重庆的点滴往事,畅谈书里书外的人生体悟。她还结合诵读者的朗诵内容,就“如何想到写战争话题的小说”“小说中的一些情节是否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小说中如何处理战争的伤痛、历史、人性、中西文化差异”等主题回答了主持人华健的提问。活动现场,海娆的母校——重庆字水中学8位热爱写作的学弟学妹也向海娆抛出了一个个疑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感兴趣的”“写作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过好校园生活”……海娆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解答了孩子们心中的困惑,激发了他们对文学更深层次的探索。海娆表示,“我是一个感性的人,生活中能够让我感动或者深深触动我的东西,我就会考虑把它写成文学作品,让更多人跟我一起分享。文学其实是有用的,它能给人带来精神力量,在治愈我的同时也治愈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和力量,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核心!”
此次活动由江北区作协主办,江北新华书店、中国美篇重庆美友会、九歌朗诵社承办。重庆市作协原副主席王雨,江北区文化局原局长、九歌朗诵社名誉社长万龙生,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许大立,重庆市通俗文学研究会会长杨耀健,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吴国红,重庆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江生,重庆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杨开显,著名画家武辉夏,江北区作协主席罗琳、原副主席汪淑萍,沙坪坝区作协主席刘清泉、副主席罗晓红,重庆字水中学原校长、书法家贺启洪以及来自市内各区县的作家、文学爱好者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