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微信

非遗

2023年渝中区“庆元旦、学非遗、迎新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系列活动举行 -k8凯发天生赢家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3-12-13 15:06
关键字:渝中区,非遗进校园

5vkb2dpa7jla0t2gs4ge26nhsn7tooamaic_wh1694x1276.jpg

12月12日,在元旦、新春来临之际,由中共渝中区委宣传部、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大溪沟街道办事处会共同主办,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承办,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渝中区人和街社区、渝中区桂花园幼儿园协办的2023年渝中区“庆元旦、学非遗、迎新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系列活动在山城老年大学、人和街小学及社区同期举行。

区委宣传部,市非遗保护中心,区教委、区文旅委、大溪沟街道、区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负责人,非遗特色社区、学校的负责人,渝中非遗协会会员单位,渝中非遗志愿者队伍,非遗传承人等参加有关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以“非遗在校园、在社区”为主线,一是在人和街小学、桂花园幼儿园等学校举办非遗进校园小小非遗传承人培训,以川剧变脸、余门拳、掐丝珐琅等非遗项目培训及作品展示,激发青少年传承非遗的热情和激情,推动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二是在人和街等社区举办非遗进社区互动体验课,以茶艺、古琴、剪纸、扎染、艾灸等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非遗项目体验课,通过展、演、传、教、验等多种方式,让“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在山城老年大学召开渝中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暨非遗传承人培训会,邀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牟元义主任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以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培训授课主题,介绍非遗法律法规理论知识、非遗展示展陈提升、游客接待、社教活动等方面分享经验。

4wlthv9ciunbg7byzl1oztirohifp7bamjp_wh800x534.jpg

此外,在培训会上区委宣传部,市非遗保护中心,区教委、区文旅委、大溪沟街道有关负责人为渝中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授牌。

本次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活动将持续到12月29日,以学校和社区为活动中心,汇集及串连重庆母城非遗项目,包括蜀绣、扎染、掐丝珐琅、烙画等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涵盖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各种门类。本次培训活动利用“非遗在校园、在社区”为载体,积极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培训非遗传承后续人才,通过传统节日、重大活动进行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课程培训,增强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渝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非遗上城,重庆古城墙、老鼓楼衙署遗址等149处文物保留完好,湖广会馆、三峡博物馆等35处文博场馆展陈开放,渝派蜀绣、巴将军的传说等1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是重庆历史文脉传承最完整、文化遗产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全面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成功创建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全国非遗旅游街区,举办了首届重庆非遗大集,建成了主城区首个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先后公布评定了100项非遗项目及130余名非遗传人,累计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共200余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组织非遗项目参赛参演并屡获佳绩,广泛开展非遗参展参演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渝中区非遗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传承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融合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