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朋友中金平是个例外,理工科专业出生,仿佛摄影的某些技术基因与生俱来潜藏在身体中,只等有一天突然产生裂变,喷发出岩浆一样的力量。
那天在天府红谷终于读到了金平的精品画册《极致之境·时间的水》独特的开本像山一样耸立,翻看一幅幅震撼人心的远古景象,亿万年的冰川送来奇异遐想,浓烈的蓝色浸透了心房
我是第一次来到天府红谷,在距离成都100公里凉爽之地,在此处欣赏金平画册有着很特别的感觉,因为翻看间能感受到蓝色冰凌刺向天际的“极致之境”,还有指缝间流淌而过的“时间的水”
2003年夏天,一辆丰田越野车急匆匆地驶入位于红牌楼汽车城的驼峰越野汽车俱乐部,那时我刚开始进入越野圈,对各种款式越野车充满好奇心,开车的就是金平,他是专程赶来改装汽车结构为西藏之行做准备,换上了针对极限行驶的“mt”胎。望着金平离开的车影没想到十年后的金平,不仅跑得远,而且还登得高。
2013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疯狂摄影师》专题摄制组远赴西藏,拍摄金平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冰川进行创作的专辑。他是世界上唯一在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坚持使用特大相机进行拍摄的摄影师。
每一次的拍摄金平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除了运输车辆,登山向导,各种各样的后勤保障,还要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7000米以上的雪山冰川长时间拍摄,对登山艺术家充满了挑战,他的疯狂之举成了名副其实的“疯狂摄影家”。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金平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为灾区群众提供救助的同时拿起照相机,记录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出版黑白画册《天启》今天重新翻开这本画册,更加彰显出历史价值。也许这一刻我对金平的认识有了升华,这么多年他的摄影方式其实是在追求摄影的文献性意义。
在我的认知中摄影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对光影的喜爱,拍摄在视角上美丽的沙龙片;二是新闻记者们的采访工作,用图片去讲故事,努力抓取各类突发新闻事件;三是艺术家的主动创作,用特殊的手段表现客观世界的真实,成为能够流传后世的图片文本史料。
金平从2004年开始,用3年时间拍摄德格印经院,他的拍摄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对经文的印制过程,不同经文的印刷效果,印制经文的金版,金版雕刻方式和技巧,工具,以及印制金文的藏纸制作工艺,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式拍摄。
金平的摄影既有艺术摄影的魅力也有理工科的严谨态度。
金平喜欢在不同的材料上做文章,在拍摄完藏纸制作工艺流程后,突发奇想能否把自己的摄影作品打印在藏纸上呢?为此他对爱普生打印机进行改造,不断地探索油墨的颜色比例搭配,经过无数次实践,终于在藏纸上打印上取得了成功。藏纸上呈现的影像摆脱了工业化的束缚,形成了特殊的肌理特效。
后来在成都、北京、上海的巡展中,金平的摄影作品与呈现方式成为了各地争相报道的话题。由此看到了理工科出生的摄影家敢于尝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金平参展无数并屡屡获奖,朋友们见证他身上奇迹不断发生。
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艺术摄影类获奖者
中国艺术摄影协会2018年金路奖艺术类获奖者
2019年荣获首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家称号
2012年 2006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
2008年 四川省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8年四川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2006年第五届巴蜀艺术奖
2005年首届四川省摄影年度人物
2019年成都摄影年度十佳
中央电视台cctv-纪录频道专题纪录片《疯狂摄影师》之《天梯》上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