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诗书画院
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
四川统一战线同心书画院
成都市美术家协会
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
成都市新都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成都市新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政协成都市新都区委员会文化文史委
成都市新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成都市新都画院
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
成都市新都区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成都市新都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支持单位
巴蜀画派促进会
四海画院
五龙山汽车园区4s店(中升集团、通源集团)
四川省川虎线缆有限公司
新都区香樟雅集茶艺馆
成都花秋茶业公司
凤亭艺术
成都市新都区融媒体中心
三十载,怀念与感恩
——风雨同舟,再启程!
三十年,无论对于我还是新都画院,都是一段不寻常的岁月。三十年,我从青春年华到了斑鬓白发;而三十年,新都画院正应了“三十而立”的千年古训。三十年,岁月匆匆,光阴荏苒,于我们又怎能弹指一挥间?它承载着我和我的同仁们与新都画院一路而来的初心使命,承载着去为一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城市浓墨重彩,承载着一大批画家的梦想追求,承载着发自肺腑的怀念与感恩!
三十年后的今天,正是一代文宗杨慎诞辰535周年,时逢我们新都画院成立三十周年,这看似不相关的数字,冥冥中却紧紧相连。为了这不能忘却的纪念,我正忙忙碌碌筹备着“杨升庵诞辰535周年暨新都画院成立30周年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忽觉春天夜晚的清香随微风悄悄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我从中央美院国画专业深造归来,那时的我朝气蓬勃,很有向上追求事业的欲望,总想有一个属于新都画家自己的家园。“好著丹青图画取”,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可遇不可求,时任新都县县委书记唐光全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下,经研究决定成立新都画院,办公地点就在新都最有文化气息的升庵桂湖公园“湖心楼”,还同意申请事业人员编制,真令人喜出望外,兴奋不已!当时一批艺术有识之士,包括杨守年、周胜发、黄正新等画院创办人,商议不能给政府添负担,就只选用了湖心楼作为院址,研究创办成立全国首家股份制画院,为此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筹办。还记得三十年前的一九九三年,画院成立时,莅临的领导、全国艺术名家等多达千人,有数十位著名前辈画家题词祝贺,盛况空前,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引起的轰动不亚于网络时代的头条热搜!
随后,画院成立院务委员会,确定画院的宗旨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旗帜鲜明跟党走;坚持艺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建设;坚持承前启后,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坚持艺术服务于基层,每年送文化艺术到乡村;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展览活动,走出去请进来,促进艺术作品对外交流;坚持在画院发展中遇到困难时,一定克服困难,坚定发展;坚持院务委员一定带领全院画师,深研艺术创作,做到推陈出新,每年带领画师外出写生创作;坚持在国家遇到自然灾害时,积极义捐义卖艺术作品,坚持扶贫助学。从此以往,晨兢夕厉。
三十年来,每当政府、社会需要画院发挥作用时,画院都努力去做好奉献。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省、市、区送文化下村社上百次,送春联和艺术作品千幅以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不畏持续余震、山体垮塌的危险,带上16幅书画精品,第一时间赶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慰问解放军、武警、公安和志愿者;在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不顾病毒扩散传播风险,带着书画作品慰问白衣战士。近八年来,捐赠作品60余幅义捐义卖,扶贫助学,共帮扶8位贫困学子圆了求学之梦,已有3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三十年来,坚持对外交流,在省内外举办书画作品展共计五十场次,观展人数达数万人次。天津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太原画院、成都画院等多家地市州、区县画院来访新都画院并作艺术交流。在对外交流中,带领画院画家作品到北京、重庆、伊犁、安徽、海南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举办名家邀请展和新都地区美术作品展。不仅开阔了视野,也使艺术人生得到了更好的升华与洗礼。
三十年来,有数十位省部级领导光临画院指导工作,如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安志文,国务院特区开发办公室原主任胡平,新华社香港分社原社长周南,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孟伟哉,国家体改委原主任邵秉仁,中纪委原副秘书长李仁仕,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刘家强,四川省原副省长杨志文、副省长杨兴平等。一批全国著名艺术大师周韶华、李焕民、戴卫、彭先诚、杜滋龄、岑学恭、黄纯尧、阿鸽、马振声、叶毓中、田黎明、马一平、尼玛泽仁、谭昌镕、徐恒瑜、王金岭、张修竹、梁时民等数百位艺术家光临指导画院工作,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先生也曾亲临画院,他们都给予了画院同仁极大的鼓舞!
三十年来,画院不仅培养自身艺术人才,还关注院校毕业的艺术新秀,引进画院,聘为画师,共同成长。在艺术探索中,大家努力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先后有五名画家顺利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三十年里,虽然当初创办的股份制新都画院因多种原因没维持多久,其间,画院也经历了短暂艰难时光,但大家没有放弃。全院画师团结一致,在这条漫长崎岖与光辉并存的艺术途中,义无反顾,勇毅前行,克服困难,挥笔泼墨,取得可喜的成绩大放异彩!当然,这些成绩的得来,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也离不开社会有识之士的热心帮助。
在新都画院成立三十年之际,适逢“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杨慎诞辰535周年。为喜迎盛事,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传统家风,用高水平美术作品宣传升庵先生“一生浩气立天下”的家风家训,展示新都画院成立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录我区在聚力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成北消费活力区、天府粮仓精品区,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进程中主动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在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员会和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新都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新都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新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下,我们举办“纪念杨升庵诞辰535周年暨新都画院成立30周年全国著名画家美术作品邀请展”, 并得到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专委会、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也以此纪念,并怀念已故的艺术前辈们!
本次画展,特邀来自全国各地 80多位书画名家作品参展,本画集选用了董寿平、程十发、周韶华三位全国著名前辈画家的题词。每一幅笔墨丹青,都是对我们的鞭策与鼓励!我们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努力办好此次大展,为新都文化事业再添新的风采!
回顾过往,我们满怀感恩,感恩政府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感恩老一辈艺术家的提携与扶持,感恩艺术界有识之士长期以来的关注,并对他们表达深深的敬意!面对未来,我们初心不改,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十年风雨同舟,初心使命让我们多了责任担当;三十而立,让我们带着怀念与感恩,向着新的目标、新的时代:“愿乞画家新意匠”,风雨兼程再起航!
周平2023年春夜于升庵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