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德阳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油画在德阳还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门类。一批油画探索者们总是三五成群相约到绵阳,向当时还在绵阳文工团工作的厦门大学美术学院唐绍云教授请教学习。唐绍云教授对油画理论的研究和创作实践,为德阳的油画创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田际孝,江秉德,张光悌等德阳本土油画家们,自始自终坚守着油画艺术这片沃土,以其不懈的努力与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油画语言,植根德阳。
1979年,刘克银先生在德阳文庙举办了“刘克银水粉画写生作品展”,此次展览是德阳的第一个“色彩”展,他以其独特的色彩表现语言,主观地解构客观物象,打破传统的光影与透视,展示出一种耳目一新的色彩景像,这为他油画和水彩创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3年德阳建市,84年由版画家吴继光任主席成立了德阳市美术家协会。美术展览和美术交流活动得以发展,德阳所辖区域内的油画艺术得以交流。
申业华、曾成浩、朱金华这批老画家的油画作品不时地呈现在省内外各种美术展览中。
1986年,德阳迎来了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李孝平,庄红艺,罗平,诸葛戈华四位大学生。这批院校生的到来,充实了德阳美术创作群体,促使德阳的油画得到进一步推进。1987年,德阳市美协在德阳文庙公园举办了第一个专项美术作品展“德阳市油画作品展”,此展共展出80余件油画作品,从中推送数件作品报送“四川省首届油画展”,李孝平,罗平的作品入选,且李孝平创作的油画《初春》还选送至日本展览。
1990年德阳市美协在文庙公园举办了“德国吉根地区美术作品暨德阳美术作品展”国内外的两地交流展,促进了德阳油画在创作理念上的提升。
1994年罗丕祥油画《高原绿色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
1997年四川美院杜咏樵先生客居德阳,在数天的时间中,多次为本土画家们进行色彩剖析,色彩写生示范。先生的色彩及创作理念为德阳的本土油画家们打开了心灵之窗。
2000年12月刘克银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刘克银美术作品展”,他的色彩系列作品受到罗尔纯先生的好评和赞赏。
2002年罗丕祥油画《哲蚌小巷》入选中国美协“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2007年章肇方、曾梵旭赴德国美术作品双年展,两位画家以其独有的创作风格赢得他国画家的认同和赞许。
2011年,德阳市美协换届组成了以水彩画家范小平为主席的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德阳的美术工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省内外及全国的各项美术交流展示活动中,涌现出一批70后80后的德阳画家,其中,绵竹的陈忆、陈敏、赵秋红、王地明、陈会兵、田力,什邡的罗丕祥、邓武、王云,广汉的程宇、杨锦、罗布、王多伦、张庆、彭虹、叶冬梅、肖先才,罗江的郑永刚,中江的斯单巴,市区的曾梵旭、林晓明、唐谱、刘加可尤为突出。
60后画家林哓明2012年在中亚美术馆举办“怒放——林晓明、陈雷高迪艺术双人展”,2014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美术馆举办“日常诗学——何多苓、林晓明、曾妮三人艺术展”。
2022年春节《物我两忘》——刘加可油画作品展在石德阳石刻公园德阳市书画院开展,共展出80余件作品。
近年来,90后画家异军突起,以谢强、李联波、郑琅一、肖开文为代表,他们紧随时代,新的创作理念和当代的色彩表现,使他们的油画作品在省内外颇颇参展。
从2020年开始,谢强多件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2020年《塔吉克族的游戏》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2021年《记忆中的老茶馆》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写意油画双年展”,《淬火钢水铸风华》获选四川省文联“天府天工——工业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典藏作品;2022年《千年瑰宝映寰尘》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五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
德阳的油画起步较晚,各市州的油画发展及取得的成果都是德阳学习的榜样。德阳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德阳美术,将永远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