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微信

书画

2022·天府风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开幕 -k8凯发天生赢家

来源: 2023-02-28 12:36
关键字:2022·天府风情

2023年2月25日下午,“2022·天府风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天府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蜀都书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承办,成都恒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质量高、水平齐

一定程度上代表当下中国画国展水平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又进行了大胆的形式图像创新,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理想,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主义关怀。这些作品形式语言丰富,在作品构思、构图形式、笔墨语言、色彩质感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探索创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下中国画国展的创作水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女士在开幕式上表示:展览所呈现出的文化气象、学术气息无不呈现着时代的特征、地域的特色,使我们能够从国画美术作品丰富、多样、活跃的创作思维和创造精神中感受到中国美术的艺术活力。

规模大、覆盖广

全国20多个省份,5000余件作品投稿

展览自征稿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的5000余件中国画作品,经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初评与复评环节,共评选出了202件入选作品。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在开幕式上指出:此次中国画展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规模大,参赛的作品数量多;二是覆盖面广,投稿作品覆盖各省区市,涵盖了20多个省份;三是质量高,艺术语言丰富多样,作品的立意、构图、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下中国画的水平。应该说,无论作品质量、还是展览形式,无论社会效应、还是艺术效果,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在全国的202位入选作者中,有20位是四川画家,约占10%。这些深受天府文化浸润的艺术家们以强烈的本土意识和现实关怀,在全国性展览中发声,体现出了四川美术的创作实力。承办方蜀都书画院早在筹备展览之前,曾举办专题国展创作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川授课,为提升四川画家的国展创作实力做出了重要的努力。

四大主题单元

勾勒天府文化盛景

来自全国的艺术家用他们手中的画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描绘出了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盛世图景。

策展人叶莹介绍:展览共分为四个主题单元,从中国古代画论、文论中提炼出代表性概念,从创作形式到主题内涵,阐释出中国画传承千年、守正创新、再造传统的时代气象。其中“意气所到”“格物致知”侧重于创作形式,代表了中国画中“写意”“工笔”两大艺术脉络。天府艺术源远流长,五代后蜀主孟昶首立翰林图画院,画师黄荃开宗立派,遂成院体工笔一脉,绵延千年。宋时东坡落笔文章,文同逸写墨竹,开文人写意风气,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国画历史中的工笔、文人两大脉络的重要代表人物均出自四川。蜀地书画历史悠久,惠泽千年。“感物吟志”“时代新语”则侧重于创作内容,不仅蕴含着艺术家对个体生命体验的诗性表达,也饱含着他们与国家、民族、时代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

视觉呈现四川元素

展厅氛围营造,展陈工作高效

据悉,展览从复评结果公布到正式开幕,只有短短15天时间。主承办方为了营造更好的展厅氛围,通过雅致的蓝、绿、灰、白四个色调分别呈现四个单元的内涵意境,展陈设计中的图像元素均出自着名四川画家及成都地标等。在展厅中的部分区域,通过设计元素对中国画史中的四川画家给予致敬。例如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张大千的《西康纪游》等。

讲好成都故事

助力“三城三都”品牌建设

成都作为古蜀文明发祥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成都以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文化艺术全面发展,此次展览展出的来自全国的艺术家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描绘出了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盛世图景,为讲好成都故事,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搭建全国美术交流平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信“天府风情”品牌展览的推出,将为四川画家走向全国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为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览将持续至3月15日。

作品选登


网站地图